当前位置:首页 > 昆明厂房信息 > 正文内容

昆明:高层工业楼宇或成下一个风口

admin4个月前 (12-05)昆明厂房信息40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昆明市主城区域内的产业用地日益紧张。为破解发展空间受限和存量工业用地低效等问题,昆明市借鉴深圳、上海、广州等地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和推进“工业上楼”,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经济,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工业用地短缺成为制约昆明尤其是主城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支撑主城区产业发展的企业尤其是污染大、能耗高的工业企业大量外迁,导致五华区、官渡区、盘龙区、西山区等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逐步显现。产业空间“量”不足、产业结构“质”不优等问题已成为全市产业提质升级的“拦路虎”。面对现实困境,如何以有限的资源要素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谋划出更加广阔的空间?省外发达地区“工业上楼”的做法,为昆明市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

  “工业上楼”是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层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办公,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密度。

  “简单地说,‘工业上楼’就是让占地面积保持不变,通过提高容积率,向上要空间,实现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的跃升。”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上楼”模式的推动,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业空间,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图源呈贡发布

  为重塑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势力、新优势、新引擎,昆明市以“8+N”产业链为抓手,编制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昆明市“十四五”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将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等城市功能核心区定位为产城互动的创新融合引领区,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在广泛学习其他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昆明市结合实际,制定创新型产业用地(M0)和推进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有意愿和有条件的县区尤其是主城区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高层工业楼宇经济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水平,规划和引导绿色集约、高端高效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园上楼”,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密度大、竞争能力强的新经济、新业态。

  7月18日,官渡区与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特隆美智能储能产业园投资协议,9月项目厂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中旬完成厂房建设后移交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使用。

  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 年,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供应商。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肖勇表示,特隆美智能储能产业园建成投用后,将推动官渡区储能产业建圈强链,有力促进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科学合理布局,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昆明市坚持通过“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以及举办沪滇产业转移洽谈对接活动、昆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努力招引更多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园区开发商、运营商、链主企业和产业企业。

  为解决以往工业厂房品质不够高、配套不完善、厂房适用性不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等因素导致企业入驻意愿不强等问题,昆明市陆续引进多家国内优质的产业园区和高标准厂房建设运营管理企业,在区位优势明显的主城区和开发区定制化建设高层工业厂房。其中,空港经济区引入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打造昆明中关村电子城,目前已有电子信息、机器人、医疗器械等150余个项目签约入驻。昆明经开区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建设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按功能和产业类别将项目分为总部功能区、智能制造区、研发智造区、生产制造区和功能配套区,同时联合成立运营管理公司,在建设期间先后对接包含半导体、高新技术、中药研发等多个细分领域的500余家企业。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自开园以来,已吸引达然(上海)科技、杭州绿品道等50余家企业入驻,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

  同时,昆明市还出台《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将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磨憨沿边产业园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

  今年,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聚焦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先进制造等产业方向,引入上海均和集团建设均和云谷产业园,吸引领克生物、澜州科技等74家企业入驻园区。

  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落地,为昆明市推动“工业上楼”,引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起到较好示范作用。

  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每个区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定位,但都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产业支撑不足的发展瓶颈。

  地处昆明市主城核心区的五华区求新求变,从城市配套、资源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在工业发展空间内部探索多维空间,通过“工业上楼”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通过对产业的重新排序,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回实体产业,引导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老旧厂区进行功能改造和数字化升级,成为“工业上楼”和能级提升的领头羊;引导昆明鹏杰光学有限公司等轻型工业企业利用空置厂房进行改造上楼,成为头部批尝试“研发+中试+生产”工业模式的企业;带动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等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业楼宇项目建设,成为“前店后厂”创新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

  截至今年9月,五华区共计实现“工业上楼”企业9家,2023年完成产值13.33亿元。通过盘活改建红云红河集团、云铜、昆明平板玻璃厂3宗旧厂楼宇,释放载体空间43.3万平方米、释放存量厂地132.2公顷,通过新建金鼎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五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北新城园区和厂口产业园等工业楼宇,增加载体空间25.09万平方米,拓展的载体空间以“三环内唯一”的优势吸引众多市场主体。

  与此同时,西山区结合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在加快推进海口产业园区和长坡园区开发建设、项目落地,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夯实工业稳定发展基础的基础上,依托主城区存量的旧厂区和低效的现状工业用地,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谋划建设主城区“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通过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盘龙区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在盘龙区茨坝路23号(原昆明机床厂旧址)区域建设昆明市盘龙区现代都市工业聚集区,布局发展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生物制造、智能仓储物流、低空经济、现代智慧农业等产业。

  “我们将以云铜片区为核心,积极申报省级‘工业上楼’试点,细化产业规划布局,形成‘工业上楼’集群规模,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五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华区将联动金鼎数字经济产业园、五华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楼宇,辐射昆明平板玻璃厂片区和桃园片区,丰富“工业上楼”业态,补齐和延伸制造业发展链条,以跨区域协作为契机,以“全省唯一”为定位,形成“昆明工业总部+州市生产基地”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带动多城经济协同发展。

  “工业上楼”缓解工业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让政府、企业、园区多方受益。昆明市着眼未来发展需求,通过在盘活处置存量用地上下大力气、在增量保障上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在创新用地政策上持续下功夫,全力保障昆明市“十四五”及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在盘活处置存量用地上,昆明市按照全省总体部署安排和用地审批挂钩机制要求,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制定低效工业用地认定管理办法开发区评价办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园区实施低效工业用地认定,同时将园区亩均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指标纳入园区评价体系,倒逼园区加快实施腾笼换鸟,提升存量工业用地利用水平。2023年,园区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0余宗,面积2900余亩,园区亩均产值由2022年的371.84万元提升到437.48万元,亩均税收由21.96万元提升到26.22万元。

  在增量保障上,全市在开展“三线”划定工作中,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园区发展,新增城镇空间规模向重点园区所属辖区倾斜,为开发区和园区预留新增建设空间95平方千米,占全市城镇开发边界预留新增建设空间规模的51%。同时,充分考虑全市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应划尽划”原则,昆明市工业用地红线公顷。

  在创新用地政策上,全市深入推进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工作,制定出台《昆明市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构建昆明特色的工业项目“标准地”模式。同时,制定出台《关于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供应方式的实施意见》,完善差别化土地供应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未来,昆明市将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全链条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将新兴产业打造成昆明工业的新引擎。深入实施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和培育规上工业企业三年行动,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建成企业尽快达产,符合条件的小升规企业应升尽升、应统尽统,充分挖掘和释放产值增量、投资增量,努力为全市工业闯出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化解存量和引入增量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园区发展建设,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提升现有工业厂房利用率。积极帮助官渡区、盘龙区等主城区解决在都市工业园规划建设、制造业项目招引落地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布局高层工业楼宇,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高”“小而特”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有效避免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同时,紧抓国家产业转移战略部署,深化沪滇、滇粤协作,充分发挥昆明区位优势、通道优势、资源优势,吸引东部地区部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配套产业转移至昆明,将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留在国内。

  二审:李   伟   终审:赵元良

  编辑:虞   杨   责编:甘   露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昆明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kunming.021cf.cn/index.php/post/823.html

“昆明:高层工业楼宇或成下一个风口” 的相关文章

485亩!昆明6宗靚地招商地铁旁、市中心全都有

485亩!昆明6宗靚地招商地铁旁、市中心全都有

  昆明新地块招商:推动城市发展与投资持续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近期,昆明投促局接连发布了6宗地块的招商信息,,涵盖多个重要项目。这些地块的出让不仅为昆明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地块的基本情况、招商条件和未来潜力,为有意参与的投资者...

云南产业联盟动态_产业集群-前瞻网

云南产业联盟动态_产业集群-前瞻网

  前瞻网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产业联盟动态   云南成立咖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2-07-27 14:41   贵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云南正式成立   2012-02-10 14:49...

优质好地上新!临空挂牌出让一宗工业用地!

优质好地上新!临空挂牌出让一宗工业用地!

  临空经济示范区HZLK0404-01地块位于红山农场,东至广龙路,南至北锋路,西至萧红路,北至赭盐路,出让面积为36726平方米,为一类工业用地兼容二类工业用地(M1/M2)(标准厂房),容积率达2.5,产业准入为其他制造业,出让年限为30年。   该地块地理位置优...

兴源环境(300266SZ)拟8600万元出售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厂房

兴源环境(300266SZ)拟8600万元出售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厂房

  兴源环境(300266.SZ)拟8600万元出售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厂房2024-12-10 19:33:52兴源环境(300266.SZ)发布公告,为提升资产运行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公司与浙...   智通财经APP讯,兴源环境(300266.SZ)发布公告,为提升资...

起始价145亿元郑东新区两宗土地挂牌出让

起始价145亿元郑东新区两宗土地挂牌出让

  分局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郑东新区郑政东出〔2024〕16、17号(网)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起始价合计1.45亿元。   其中,郑政东出〔2024〕16号(网)地块位于郑东新区正光路南、才高街西,使用权面积地上为13351.82平方米,地下为1758.50平方...

昆明新动能丨让“养老”变“享老”泰康之家·滇园开启昆明养老新模式

昆明新动能丨让“养老”变“享老”泰康之家·滇园开启昆明养老新模式

  工业质效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园区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工业发展形成了提速扩能、量质并举的良好局面。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充分反映了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也反映了全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心。 当下,“昆明新动能”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