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推出“工业上楼”新政策开启城市产业转型新动能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昆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在主城区,工业用地的紧缺正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昆明市借鉴了像深圳、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工业上楼”政策。这一全新的做法,不仅为昆明的工业发展带来了转机,也为都市型工业经济的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昆明的“工业上楼”政策缘何应运而生
在昆明市的五华区、官渡区、盘龙区和西山区等中心城区,工业产值逐渐下滑,产业“空心化”现象开始显现。这一情况让委托给企业的用地资源变得愈加紧张,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被迫外迁,导致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上楼”的政策提上了日程。根本上,这是一种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将传统的单层厂房提升为多层高楼的方式,旨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昆明市的“工业上楼”计划旨在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来实现空间的优化利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提高容积率,我们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企业在高楼中的研发、设计、生产与办公等多功能空间的集成,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集中化与规模化。
例如,官渡区在7月与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启动了特隆美智能储能产业园的建设。随着生产设施的完善,预计会为区域内相关企业谋求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昆明市通过“一把手”招商的方式来强化投资引入,同时积极举办各类招商活动,以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入驻。比如,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建设就得到了积极推进,园区已经吸引了包括达然科技和杭州绿品道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入驻,涵盖了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昆明市还将各区的独特功能与定位相结合,促进园区竞争力的提升。例如,五华区通过整合利用老旧厂房,推动数字化转型,逐步改变了以往设施不完善、产业联动弱的局面,成功实现了“旧厂房”的华丽转身,而这一模式也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借鉴。
昆明市已经制定了清晰的“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是推动产城互动,将工业与城市生活融合发展。这种政策导向,督促各区以“工业上楼”为新抓手,积极探索更为高效和绿色的工业发展模式。
西山区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这些新园区将通过与城市生活的无缝链接,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融合,从而助力城市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昆明在处理乡镇与郊区的土地问题上,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为了解决大面积低效工业用地的问题,昆明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推进低效用地的再利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率,还有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
这些努力的成果在2023年初显,园区的亩均产值由371万元提升至437万元,税收也实现了显著增长,展现了“工业上楼”政策实施后的良好效果。
展望未来,昆明市将继续深化“工业上楼”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强市”为目标,推动目前的政策落地生根,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与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市场的积极响应,昆明城市的产业发展势必将迎来新的时期,也将为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总之,昆明的“工业上楼”不仅是应对土地紧张现状的有效策略,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未来,我们期待这项政策能够为昆明带来更多机遇,也希望这样的创新尝试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复制与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