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厂房“孵”出大企业
近日,整日为厂房发愁的昆明某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严女士终于消除了一块心病,作为一家“投资规模不大不小”的外贸企业,严女士试图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购买10亩土地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然而,按照相关政策,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不能低于每亩300万元,省、市工业园区不低于每亩150万元。经开区属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要求达到每亩300万元以上,以一个占地10亩的项目来说,投资额必须达到3000万元以上。而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要达到这样的投资强度,严女士显然力不从心。
当严女士望“地”兴叹,黯然神伤时,经开区相关部门领导找到了她。得知严女士的企业属“一头在内”在我省建立农副产品种植基地进行深加工;“一头在外”产品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创汇后,区领导帮助她分析企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一个既能入驻经开区,又能解决投资强度不足的方案。
“你的企业适合在经开区内的出口加工区内发展,这里建有标准化厂房可供租赁,工商、税务、海关、商检在这里设有办事机构,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番真诚的话语打动了严女士,她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出口加工区后,当即决定租赁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厂房是现成的,一年的租金不到20万元,减少了投资额度,缩短建厂时间,我们很快就能安装调试好设备投入生产。”严女士激动地握着经开区领导的手说:“有你们的帮助支持,相信我的企业一定会有大发展!”
有着17年发展历程的经开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以来,一些企业以入驻经开区为荣,甚至把入驻经开区当作企业实力的体现。经开区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形成的“洼地效应”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国内客商共236亿元的投资。去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销售收入299.75亿元,形成了以烟草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为主的产业群体。
“园区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绩面前,经开区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二次创业”目标:依托区内光电子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深圳工业园、闽商工业园和机床工业园,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国际投资环境示范区、资金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区、国际配套生产基地及现代信息港和物流港的现代化新城区和产业聚集带。
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让很多中小企业眼馋,受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的限制,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徘徊在经开区门外。“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也不是一天就能变大的,我们要把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引入园区,在园区孵化,让它由小变大。”这种“蛋生鸡、鸡生蛋”的观念在经开区得到诠释2008年7月,昆明首个规模化标准工业厂房在经开区创新科技孵化器产业基地内开工建设。该厂房建筑规模3.6万平方米,其中1、2、3栋为6楼多层标准厂房,一楼层高6米,26楼层高4米。1、2栋单层面积2077平方米,3栋单层面积1700平方米。每栋厂房单独设有大堂、会议室、卫生间及2部客梯、1部货梯。货梯承载重量为2吨,楼层设计负荷为每平方米750千克。随着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一批涉及电子、机械加工、来料组装、物流、仓储、设计的中小企业纷至沓来,洽谈准入。就这样,筑巢引凤,经开区的标准化厂房引来了一批“金******”。
如何让“金蛋”孵化出“金鸡”,实现“蛋生鸡、鸡生蛋”的良性循环?
近日,记者来到经开区新兴产业科技园和创新科技孵化器产业基地,这里呈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从2005年成立至今,招商引资累计完成20多亿元,共有400多家中小科技型企业入园孵化。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占入园企业的50%,节能环保、新材料占40%。3年来,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400余家,总产值超过3亿元。目前,创新科技孵化器产业基地入驻企业328家,一批企业经过孵化,完成了“由蛋变鸡”的飞跃。
“工业生产类企业入驻经开区有投资强度的要求,但开发型、科技型企业则无门槛,凡具有良好市场预期及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企业,都可到科创园和新兴产业科技园进行研发和孵化,享受昆明经开区给予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园区提供的商务代理、发展咨询、创业投资、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全方位服务。”区领导告诉记者,经开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生命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工作力度。在“招大引强、按质优选”的原则下,制定了外资与内资并举、二产与三产并举、税源型与高科技项目并举、产业链招商与老企业增资扩股并举、功能性项目引进与效益性评估并举、用地类项目与非用地类项目并举的“六个并举”的工作思路,重点引进税源型、科技型、创新型和龙头型项目,引进了一大批投资效益高、具有带动示范效应、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的项目。同时,调整完善招商服务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园、新兴产业孵化器两个国家级孵化区为龙头的一批二级招商平台,不断在小厂房里“孵”出大企业。记者孙伟 刘建华(云南日报)
承办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联系电话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站地图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